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这个省13个城市有12个市国资在做股权投资,真的“太燃了”-环球热消息

时间:2023-05-12 16:29:44来源 : IT桔子

国资机构在新经济创投的今天,将如何影响城市创投格局、城市优势产业等,这将值得我们去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华兴资本近日发布了《私募股权市场报告》, 报告显示:通过近两个季度的观察(22Q4、23Q1),国资力量正在继续强化。「国资机构」投资资金出手量级已反超「非国资机构」,国资主导时代或将重塑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生态。


(相关资料图)

近几年来,国资机构的出资、直投也是 IT 桔子关注的重点方向,基于 IT 桔子 215 家结构化国资背景机构和其他庞大的非结构化资方数据信息,我们进一步探究,在全国各个省市,到底哪个地方的国资是最强的?强在哪里?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国资机构包括:1)国家战略型基金和央企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2)地方政府直接出资做 GP 发起的基金或金控平台;3)国资系/国企产业方;4)国资金融机构(银行、券商、保险等)。

江苏 13 个城市,有 12 个城市国资在做股权投资

根据 IT 桔子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国资机构在做股权投资的主要省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安徽、四川等省份。

而按照注册在当地的国资机构数来看的话,北京是最领先的,有 48 家,但由于北京是全国的首都,不少央企、国家队基金都设在此处,对总量有较大影响;剔除国家级机构后,北京地方的国资机构数量约 11 家。

相比之下,江苏地区的国资机构显得更为突出,至少有 32 家。

江苏地区做股权投资的国资机构不仅多,而且分布范围广,既有量的优势,也有面的优势。

IT 桔子数据显示,江苏省内地方城市国资在股权投资方面的参与率达到 92%,渗透率极高,远远超越了广东、山东、安徽等其他省份。

如果说,以深圳、合肥为代表的国资,使得安徽、广东呈现了省会城市国资「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江苏则是「两强多帮」。

图源:江苏省地图

江苏地方上,不仅有南京、苏州这两个「大哥」带头做股权投资,更有无锡、常州、镇江、徐州、南通、盐城等其他三四线城市的国资在追随,另外还有昆山、张家港经济开发区这 2 个由苏州代管的县级市国资国企都在搞股权投资。

根据 IT 桔子数据统计,苏州国资是江苏地区最早涉足股权投资的。早在 2001 年苏州就发起设立了苏州工业园区引导基金,并成立元禾控股,目前已公开投资事件数多达 288 起;此外,还有苏高新创投、吴江创投、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张家港产业资本、昆山国科创投等后起的多个国资主体在做股权投资。

南京以江苏高投为起点,先后有南京高新投、扬子国投、南京产业发展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等地方国资直接或间接参与股权投资,以及华泰紫金、紫金科创、江苏交通控股、农垦诚鼎投资等南京地方国企参与股权投资。

常州有常州高新投、常州投资集团两大国资主体的投资机构,对外投资事件也有 49 起;无锡主要有无锡创投、无锡太湖新城集团旗下投资平台新尚资本、无锡金投出资设立的无锡云林基金这几家国资机构。其中,无锡创投最为活跃,目前投资事件数达 49 起。

盐城市盐南产业投资公司在 2020 年发起设立了盐南 AI 基金,已经投资了行深智能、 知 行机器人等 7 家人工智能企业。

另外扬州的龙投资本、泰州的盛鑫创业投资基金、淮安的园兴投资、宿迁市产业发展基金——虽是国资/国企投资主体,但在股权投资方面仅有个别出手事件,整体处于相对「沉默」状态。

可以说,整个江苏省内,除了连云港市,其余城市的国资机构都有至少参与一起直接的股权投资案。

有意思的是,江苏地方比较活跃的国资机构主要分布在苏南,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苏北地区虽有盐城、徐州、宿迁、淮安等城市国资的身影,但参与出手数极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江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苏南发达、苏北落后这样相对割裂的经济结构。

截止到 5 月 10 日,2023 年苏州的融资事件有 120 起(不限定投资方背景),是南京地区的近 2 倍。无论从机构的活跃出手情况来来看,还是当地创业企业的融资繁荣程度来看,苏州无疑是江苏省的第一创投中心,稳居省内 C 位;南京则是省内第二创投中心。

与 GP 合作加码,江苏地方国资频繁出资

除了直接的投资以外,国资出资做 LP 是一种间接的股权投资形式。我们注意到,最近一年以来,江苏地方的国资频频出现在募资机构的 LP 名单上,如下图所示:

在 2022 年 7 月,苏州母基金参与了川流投资新材料二期基金的募集工作,基金规模超过 14 亿元。

2022 年 8 月,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政府和金雨茂物投资公司发起的苏州金雨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这是金雨茂物在吴江区设立的第 3 支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 3.91 亿元。该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优先投资吴江地区。

2022 年 12 月,南京交通集团、苏州相城创投(由苏州市相城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参与了恒旭资本的 40 亿元募资。

2023 年 2 月,江苏元禾控股母基金出资设立的成长期股权投资平台元禾厚望完成首关募资 16 亿元,专注于挖掘硬科技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型。

2023 年 3 月,弘信资本旗下第三期科技创新基金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基金的主要投资合伙人为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山聚成投资有限公司等,基金重点关注智能、低碳、健康三条重要赛道的投资机会。

2023 年 3 月,全德学资本旗下第二期人民币基金「镂科芯二期基金」募集完成 7.01 亿元人民币首轮关账,并已完成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备案;出资人包括南通新兴产业基金。

新基金通过后续募集,预期目标规模 10 亿元,持续重点聚集于集成电路领域内的装备、材料、芯片器件等国产替代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南通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 2022 年 7 月,主要投资方向将围绕南通市重点产业,重点关注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LP 包括南通创新发展基金、南通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

此外,在近期完成 12 亿元规模募集的丰年资本高端制造二期基金 LP 名单上,还出现了中金徐州这样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身影。

可以看到,在 LP 出资这块,江苏地方国资的活跃程度在全国是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这些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都是围绕着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硬科技赛道。

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产业园和企业的紧密合作

江苏的创投形势如火如荼——IT 桔子数据显示,截止到 5 月 11 日,今年江苏地区的融资金额约达到 570.43 亿元,超越了北京,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融资事件数也有 256 起,超过了上海、北京,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

我们在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是江苏?

不得不承认,这火爆的创投局面不仅仅是市场经济、民营社会资本的参与结果,江苏国资、地方政府也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作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强省,江苏有强大的 GDP 经济实力支撑,坐拥苏州、南京、无锡、南通这 4 座万亿 GDP 城市;因而,政府也能有足够的财政实力去做股权投资、给各自 GP 基金出资,成为机构们的「幕后金主」。

元禾控股参与出资的投资机构,图源:IT 桔子

公开信息显示,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旗下的母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元禾控股」对外出资的 GP 机构数量多达 21 家,累计出资金额预计可达到十亿元级别。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支持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和直接股权投资吸引相关企业落户,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比较典型的是苏州的医药产业。

早在 2016 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有限合伙)设立,基金规模达 45 亿元,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出资 6.75 亿元,毅达资本及社会募集不少于 27.25 亿元。基金将主要投向医疗健康、清洁技术、新材料等领域。

到今天,苏州的医药产业无疑在全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瞻产业园区数据显示,在全国 448 个医药产业园中,江苏省有 47 个,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苏州就有 11 个医药园区;在全国 185 个生物医药产业园中,江苏省有 23 个,排名仍居全国第一,其中苏州就占据了江苏的半壁江山。

甚至产业园自己搞投资孵化也不是新鲜事,比如最近苏州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投资了一家做智能寡核苷酸合成 CRDMO 服务的公司「君跻生物」。今年初,位于苏州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投资了 X 光影像设备核心部件研发商「博思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在国资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上也有一定的创新。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资 PE 机构,2014 年设立了毅达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推行混合所有制的,尤其是员工持股,为江苏高投的转型打开了思路。

既能发挥了国资 PE 在资金支持、品牌建设、资源对接、项目来源等方面的优势,规避了国企投资决策干涉制度与 PE 高效率决策之间运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业绩考核与风险投资 J 型收益曲线之间的矛盾。

作为江苏高投集团新的基金管理平台,毅达资本的股权结构中,江苏高投持股 35%,江苏高投的部分管理人员持股甚至高达 65%。

在国资机构中,国有股东通过股东分红拿走了大部分管理费和 Carry,发到管理团队的奖金则极少;而一旦管理团队参股到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团队不仅能够获得相应部分的基金管理收益(管理费和 Carry),还能通过跟投旗下基金或项目的方式获得超额收益。

据悉,混改后,毅达资本资管规模三年增长了 10 倍(截至 2016 年)。

江苏高投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徐锦荣就曾对媒体表示:「市场上像我们这样的管理者,年薪是 500 万~1000 万,但我们却只能拿 30 万~40 万,差距太大」,这种薪酬制度是国有创投机构大佬们纷纷出走的根本原因。

当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国资机构已经走向市场化了,因而也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国资机构在新经济创投的今天,将如何影响城市创投格局、城市优势产业等,这将值得我们去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资料:

《江苏高投:国资投资基金股权激励模式》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